2021年东莞GDP过万亿元,成为继广州、深圳、佛山之后,广东第4座GDP超万亿元的城市,成为全国第15个GDP超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
How Does Dongguan Become a "Double Ten Thousand" City?
In 2021, the GDP of Dongguan exceeded one trillion yuan, becoming the fourth city in Guangdong with a GDP of over one trillion yuan, following Guangzhou, Shenzhen and Foshan. Dongguan has become the 15th city with a GDP of over one trillion yuan and a population of over 10 million in China.
这是东莞坚守制造业立市的成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动能转换的成果。近年来,东莞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以建设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统揽,履行打造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名片、当好广东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担当,实现城市能级“关键一跃”。
“加减之间”见证产业立新柱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面对土地碎片化、新动能亟需壮大等瓶颈,东莞既做“加法”也做“减法”,敢啃“硬骨头”。
新打法为新动能做“加法”。东莞把建设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作为产业立新柱“一号工程”,将打造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近两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的主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魄力和决心不言而喻。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打造,正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东莞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作为集成式改革的主战场,各项要素资源、改革政策在这里叠加、耦合、聚变。
给政策,搭建“1+N”政策体系,针对每个基地实施不同奖补细则,符合条件的企业落户最高予以1亿元奖励;给土地,在全市土地开发约束紧张的背景下,仍为基地规划约60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用地;给资金,形成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给机制,推行“标准地”“七个一”服务以及全球揭榜以资招商等创新举措。目前,7个30亿元以上项目与97宗强链补链新兴产业项目落户7大基地,一批项目相继投产。
东莞还做好“减法”,通过腾笼换鸟清退落后产能,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2022年是东莞“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两年以来,全市拆除整理老旧镇村工业园近1.7万亩,为205个项目完成供地近7000亩。
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十三五”期间,东莞累计整治“散乱污”和VOCs企业超7万家。
“创新乘法”激活科创新生态
加减实现量变,产业质变离不开“创新乘法”。
松山湖科学城入选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力量;“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加速形成……这些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莞科技管理机制的创新。
赋予科创团队更多自主权。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为例,无论科研项目的立项,还是创新企业的培育,甚至到实验楼的设计,都充分信任科研团队,让他们自己做主。
打破“铁饭碗”薪酬制度。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鼓励科研人员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参与孵化企业创业,科研人员在产业公司占股可高达70%—90%,实现创业创富双赢。
东莞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创新乘法”带动实体经济实现更大飞跃。
全民做科研氛围之下,东莞在全国科技竞争力排名上升20位,跻身全国科创20强。
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2021年12月,东莞吹响“是人才,进莞来”的号角:加大在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创业市场化机制、创新知识产权转化决策和权益分配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力争未来五年人才总量达到383万人、占人口总量达到35%。
“除尽难阻”营商环境再优化
东莞以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服务,为企业清除前进路上阻滞。
轻点鼠标,企业提交的问题在东莞市工信局信息中心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刷刷手机,部门、镇街的跟进情况清晰掌握。依托“企莞家”平台,东莞整合了全市超过20个部门和各镇(街)、园区对企服务力量,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的跨层级、跨部门政务服务新生态。
东莞还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引入金融活水:创新深化莞版80条对外金融改革落地,在省内率先开展个人贸易外汇结算试点改革;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增值反哺”等投融资模式,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容资本市场东莞板块,去年新增10家上市及过会企业,境内A股上市企业增量及总数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未来,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继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推动万亿新起点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更大的作为。(柒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