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首页 > 西藏 > 正文
西藏民生工程的主力布局
2021年01月08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杨健霖

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消息称,西藏在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等方面5年累计投入247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98.3%。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西藏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重点领域的支出占比达80%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

“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3亿元,西藏自治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1.06万人,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108%。支持培育创业投资机构、创新中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创办大学生“双创”企业300家。截至10月,全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27769人,就业率达93.52%。安排补贴资金29.2亿元。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年提高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847元、年人均4713元。实现五保供养和孤儿收养“双集中”,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救助生活补助达到年人均13213元。

所谓民生,从字面上来理解,主要是指民众的生计、生活。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科技和环境保护等切身利益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由此可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思想一直贯穿于西藏的工作中,并逐步上升到治藏方略的战略高度。首先,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西藏和平解放以前,西藏教育以寺庙教育和私塾教育为主,学校教育十分薄弱,在农牧区没有一所现代学校。民主改革以后,西藏教育被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享受接受现代教育的权利。其次,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极大发展。各地逐步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和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缩短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实现健康公平。四是加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另外,西藏自治区初步构建起城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主要由三种形式组成,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养制度和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以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为例,西藏自治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2007年建立以来,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且,西藏文化建设走向繁荣和创新。积极推进西藏文化建设,开创了西藏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藏族传统文化和各类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除了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等重点文物古迹实施修缮,还注重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西藏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应急救助互为补充衔接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近2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不断推进,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585元,高于国家标准35元。(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