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
首页 > 内蒙 > 正文
内蒙古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20年12月25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杨健霖

“向北开放”深处内陆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实施‘向北开放’战略,近年来深入实施“向北开放”战略,区位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开展俄蒙经贸,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外向新动力

切实加强中蒙经贸合作通道建设。二连浩特至蒙古国北部苏赫巴托铁路沿线地区集聚的人口约占蒙古国总人口的80%以上,目前已探明80多种矿产和6000多个矿点,其中煤炭蕴藏量1750亿吨、铜2.4亿吨以上、铁20亿吨、磷2亿吨、黄金3100吨、石油80亿桶。近年来,二连浩特充分发挥作为内蒙古唯一集公路、铁路为一体联通蒙古国腹地的综合性口岸的独特优势,不断扩大对蒙经贸合作,对蒙贸易始终处于“龙头”地位,对蒙货运量一直占中蒙货运总量的20%以上,对蒙贸易额占中蒙贸易总额的60%以上,出口的机电产品约占蒙古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生活日用品约占蒙古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口岸贸易的快速增长,有利地推动了对蒙资源能源合作开发、工程技术承包和劳务输出。截至目前,累计已有20多家企业通过二连口岸“走出去”,在蒙俄铁路、公路沿线参与资源投资开发,其中10余家企业在蒙俄建立了矿产资源加工基地,二连口岸在对蒙贸易合作的“龙头”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主通道作用更加明显。

(二)积极构建中蒙地区官方和民间交往桥梁。二连浩特先后与蒙古国乌兰巴托罕乌拉区、俄罗斯乌兰乌德等20多个地区缔结友好关系,与扎门乌德建立了口岸协调联络和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中蒙海关载货清单业务,在乌兰巴托设立了代表处,蒙古国工商会驻二连代表处成立,我国在扎门乌德设立了总领馆,逐步形成了中蒙毗邻地区友好交往常态化工作机制。近年来,平均每年来二连浩特访问的蒙古国政府和地区代表团近30批次、500多人次,平均每年经二连浩特开展的中蒙民间和企业互访600多人次。二连口岸对蒙古国公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70%以上的蒙古国公民来过二连浩特,蒙古国总统、副总理、省部级领导等政要都曾到过二连浩特,长期定居二连浩特的蒙古国公民有600多人,平均每天有2500多名蒙古国公民前来二连浩特购物消费、观光旅游,高峰期可达5000人左右。

(三)持续深化中蒙教育文化合作交流。二连浩特与蒙古国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十分频繁。近年来,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教育局、扎门乌德市第一综合学校等10余个机构、学校签署了教育事业友好合作协议,互派教师学习培训,联合举办夏令营活动。2015年开始,我市出台了《蒙古国籍学生奖学金实施办法(试行)》,引导和鼓励蒙古国学生来我市就学,并给予资金支持。内师大二连国际学院与蒙俄高校实现“2+2”联合办学,在扎门乌德市开办全区首家“孔子课堂”,目前全市有1122名在籍蒙俄留学生。先后与蒙古国有关医疗机构和健康国立大学建立协作关系,联合开展鼠疫、艾滋病等传染病预防工作。大胆创新对蒙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在市医院设立了蒙古国患者接诊“绿色通道”,给予蒙古国患者减免20%体检费政策,年均接诊蒙古国患者3000多人次。与蒙俄有关地区互办文化周(日),联合举办“茶叶之路”文化节、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促进了中蒙俄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此外,2009年,二连浩特举办了第一届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并形成每年定期举办的长效办会机制。目前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在中蒙俄沿线地区得到各方面积极响应,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写入《中俄蒙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

2012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约14246亿元,但是外贸进出口总额仅119.4亿美元,严重不匹配。为此,内蒙古提出“十二五”期间要补齐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短板”。内蒙古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不断开放新的领域和空间,提升开放层次,构筑互利共赢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其中,在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的交流合作上随着沿边开发开放力度的加大,以及合作深化、规模扩大、领域拓展、层次提高,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