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
首页 > 思潮 > 正文
疫情·经济·国家
2020年06月12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杨健霖

5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将发布。近期,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传递出更多积极向好信号。随着更大力度宏观政策出台和落地,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有望延续回升态势。

疫情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有速度、有效率、有力量、有能力的中国。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间和范围、政策的对冲力度和成本。这涉及经济学、医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疫情是外生性、突发性、暂时性事件,其短期影响会作用于许多方面,从直接反映经济景气状况的货运量看,并不会引起趋势性或系统性偏离,经济复苏趋势明显。

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的政策制度体系,制造业产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在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在供给方面也要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这样消费市场就能保持稳定增长,对中国经济提供强大支撑。”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5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2.99亿吨,同比增加1115万吨,日均发送963万吨,环比增加75万吨,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此外,公路水路营业性货运量也实现正增长。交通部数据显示,5月中旬,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均转为正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交通部监测的21个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1.73亿吨,同比增长了3.4%。这是中国经济具有韧性和潜能的根本原因。

因此,速度不是我们考虑的指标,要保证多数百姓有就业机会,整合政府与企业的力量,协调财政和金融,保就业、民生、产业链和基层运转的核心在于保企业,衡量财政政策是否积极,既要看财政总量,更要看财政支出的增量,要让资金流向企业。

一是通过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的困难和负担。例如,央行通过提供低利率的信贷支持,提供充裕流动性,助力企业走出困境,恢复增长。

二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有效增长。王兆星认为:“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有效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还有较大空间。”

三是央行通过提供市场流动性,为财政支持消费增长起到配合作用。“在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券都有很大需求,老百姓和机构投资者都是国债的投资者。通过扩大国债发行,可以增加财政对消费的支持,没有必要实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整体而言,经济运行正保持稳中向好势头。下阶段逆周期调节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降息等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加快创新实施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制造业、新老基建、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将在用好赤字、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工具的同时,加快债券发行。未来,应充分重视企业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更好地增加有效需求、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