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库集
首页 > 思想库集 > 正文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安全
2016年06月22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马志刚

 1997年一场发端于泰国波及东盟各国的金融危机成为全球媒体最为瞩目的焦点。与之相比,亚欧会议中东盟共创的“亚洲意识”,正式接纳老挝、缅甸入盟后“大东盟”建设性接触和势力均衡混合体的网络机制,显得有些黯然。此次金融危机为扩张期的东盟造成多重壁垒;其内部经济结构失衡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亦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与借鉴。本报告从宏观战略和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综合审视1997年度东盟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着重分析东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凸显问题;采用多项重要总体经济与金融指标探讨东盟国家币值剧贬的原因;最后提出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的影响和中国政府采取的基本对策。

 东盟金融危机的环境背景

 1997年3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户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投资者认为,这暗示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而纷纷抛售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这时,以美国金融财团乔治.索罗斯为首的手持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对冲基金大举抛售泰铢,泰铢一路下滑,5月份时最低跌至1美元兑26.7铢。泰国中央银行于5月中下旬开始还击:第一步与新加坡联合行动,动用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第二步效法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在1994年的作法,不准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第三步大幅调高利息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米左右,升至1000~1500厘。三管齐下,令泰铢于5月20日升至25.2的新高位。6月,套头基金开始出售美国国债筹集基金,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猛攻。7月2日,泰国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一天之内泰铢再度贬值20℅。与此同时,泰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本、美国等发出紧急资金援助的请求,使得酝酿已久的墨西哥式金融危机终于浮出水面,比索、林吉特、印尼盾等东盟货币也先后大幅贬值。尽管东盟有关国家中央银行采取种种措施来维护本国货币的稳定,但仍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目前,泰国及东盟的金融动荡局势仍在继续。报告认为,东盟地区的金融风暴要到1999年才能结束,其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放缓。

 东盟金融危机与冷战后该地区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密切相关。

 (一)冷战后东盟需要平衡与地区大国之间的关系来增加自己的份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东盟各国意识到一超独霸的危险性,努力争取和掌握地区事务主权,其独立自主的倾向胜过以往。为达此目的,东盟一方面决定加速实现包括所有东南亚国家在内的大东盟,以期在2003年实现大东盟贸易区,促进一体化进展,使其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其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促进经济增长的亚欧全面新型伙伴关系,以加强亚欧联系,促进政治对话、加强经济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东盟独辟蹊径的举措,不仅促进了东亚、欧盟及北美三大经济力量鼎足格局的形成,也使得西太平洋地区的东盟、中国(包括港澳台)、日本和韩国四种经济力量多极化轮廓变得更加清晰。1997年7月,东盟提前三年吸纳缅甸和老挝入盟,两国入盟将大大增强东盟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表明“大东盟”的建设性接触和势力均衡混合体的网络机制已初步形成。作为施展大国平衡的地区集团,东盟的自主外交有利于维持地区稳定和保证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作为一个由中小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区组织,东盟的政治主张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作为中国的近邻,东盟是中国处理亚太事务乃至全球外交中的一个建设性伙伴。主要表现为:

 1.不向美国和欧盟压力低头,坚持接纳缅甸入盟。美国干涉缅甸内政,对缅甸实行制裁,并且一再阻绕东盟接纳缅甸,但东盟认为接纳新成员是内部事务,外人不得不干涉,并想通过“内部消化”的办法影响缅甸的政治改革。

 2.促成东盟9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欧盟15国于1996年成功召开首次亚欧会议。目前这个两年一次的磋商机制有可能坚持下去。将美国排除在外的亚欧会议,是世界多极化的产物和促进剂,东盟作为发起者,表现除了胆略与创见。

 3.马来西亚发起并被东盟接受的“东亚经济论坛”虽然至今尚未实现,但有可能以另一种形式运作。论坛原拟由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共同设立,以磋商如何对付贸易保护主义,有针对美国、欧盟不平等贸易行经的用意,而遭到美国反对,日本也因不愿公开顶撞美国而不愿表态参加。但亚欧会议的亚洲一方,恰恰就是东亚经济论坛原设想的成员。此外,中国、日本、韩国还应邀参加1997年12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非正式首脑会议。

 4.与中国合作的一面继续加强。东盟将进一步完善与中国的政治对话与合作机制,扩大和加深相互合作与互信,共同培养新型伙伴关系。随着香港回归及湄公河流域开发,泛亚铁路网等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的启动,东盟对中国经济依存程度将有增无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庞大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将加大中国科技力量对东盟的吸引力。东盟对各国从中国发展中获益的期望值很高,因此,推动经济合作将在东盟对华政策中占据更加突出的位置。东盟表示将进一步研究中国提出的与之构建面向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建议。但是,东盟对中国戒虑、制约的一面将继续存在。由于地缘政治和历史纠葛等因素,东盟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一直较强,在制约中国过快强大这一点上将与美国、日本形成某种合力,尤其在南沙问题上,东盟国家联手向中国施压倾向明显,对中国南海主权的侵犯活动有可能加剧。

 (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使东盟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心

 东盟组织承担的政治义务是使经济一体化协定有效实施。进入90年代,东盟国家的经济虽在出口方面出现滑坡,但总体仍保持着较高的发展势头。新加坡,传统上在东盟和发达国之间起着“交换中心”的作用。东盟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大量投资。这种现象加上资本需求的增加,可以对新加坡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作出决定性贡献。新加坡处于纽约、伦敦和香港、东京股票交易市场时差的中间点上,这个地理位置构成了他是实现目标的优越条件。马来西亚,近年来不断调整生产的技术构成,将以低劳动成本为基础的竞争优势,逐步转变为以熟练工人用中等技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基础的竞争优势,东盟的贸易自由化使其能重新安排低附加值的生产活动。马来西亚倡议建立 “东亚经济核心论坛”,这是建立一个可以免受欧盟和北美贸易保护主义危害的亚洲贸易集团的第一步,在这种形势下,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对马来西亚的地理政治战略有利。泰国,基本上因得益于外国投资,使其朝着经济自由化方向的结构改革加速进行。印度尼西亚,一直保持着民族主义的发展模式,实行高度的保护主义和干预。80年代,这种形势发生了变化,政府制定了有关外国投资、税收结构、重新调整金融制度和规定现实汇率等自由化政策。尽管如此,印度尼西亚仍然存在着关税明显过高和限制进入国内市场的国外产品的数量等现象,对本国工业的保护性税率超过50℅。菲律宾,曾是世界银行认为具有最好经济发展前景的亚洲国家。但与东盟其他邻国相比,所取得经济成果十分有限。近年来,菲律宾通过实行稳定和结构调整计划使其在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逐步自由化方面取得一些进展。政府认为,必须为将出口制成品变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后加盟的越南、老挝、缅甸三国,尽管在东盟国家中属于第三层次,但在“大东盟”体系中仍然发挥着影响和作用。1995年底,东盟第五次首脑会议的重要决定之一就是,将东盟与大湄公河流域地区经济联系起来,“通过开发湄公河流域来加强东南亚的开发“,以加速湄公河流域印支三国和缅甸的经济发展。

 事实上,东盟地区的经济相互依赖远远超过了形式上的一体化。造成东盟经济相互依赖的两种“粘合剂”,即“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增长三角区”很可能对未来东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世界主要大国或集团更加重视东盟亚洲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对其争夺日趋激烈

 冷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需求增加,对其市场资源的争夺加剧。各大国力图打入对方集团和势力范围。美国在继亚洲市场之后,最近又提出把非洲作为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市场,加紧渗透欧洲在非洲的传统市场;欧盟国家着力打入拉美市场,并进军亚太。新战略格局的出现,使流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剧增。据联合国贸发会报告统计,1996年,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3490亿美元,由于开放、私有化和经济的发展,流向东盟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了创记录水平。1996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总共得到810亿美元的20.99℅。东盟国家市场的形成使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和摩擦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与东盟经济关系中的矛盾亦在加深和扩大,尤其是双方围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续有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利用自身优势,为世界经贸组织制定的新的规则定下基调,实现进一步占有东盟国家市场的目的,企图通过新形式的市场保护主义限制东盟国家产品进入其市场。东盟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在保护本国金融市场和要求发达国家降低关税等问题上,同西方国家进行了坚决有力的斗争,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趋于尖锐化。

 通过上述背景分析,报告认为以下因素对此次金融危机产生重要影响:

 1.当前东盟组织内的政治和经济正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处在重要转型时期。东盟许多成员国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经济仍相对落后,政治、经济对大国的依赖程度很难有根本性改变,但东盟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增强,在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正对大国形成有力的牵制。

 2.新一轮经济一体化的扩张,对于仍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东盟国家来说,必然导致各国政府过于重视短期问题而延缓中长期改革,过分期望本国成为筹借短期资金的场所,而忽略了产业结构与升级的合理性战略布局,从而使新的恶性循环隐然形成。

 3.全球经济形态正在转型,发达国家不愿因新集团的崛起而放弃其传统的利益市场,主宰手段日益向经济化、商业化方向发展。

 东盟金融危机的特征与凸现问题

 过去20年,全球各地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接连不断。如80年代初的阿根廷、智利发生的金融危机;80年代美国的金融危机;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引发的金融危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非洲象牙海岸的金融危机;1992年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危机和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等。而每次金融危机都对本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影响。据统计,至少有14个国家因爆发金融危机,导致GDP损失达10%以上。此次东盟金融危机打击面很大,除货币大幅贬值外,股市和地产都受重挫,许多负面影响将在1998年陆续浮现。

 (一)币值下降急剧,金融形势恶化

 1997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被迫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泰铢随即大幅贬值,此后金融风暴席卷东盟各国,导致东盟国家货币应声而倒,股市不断下跌,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韩元、台币、港元也相继卷入,股市遭受冲击,并触发欧、美股市急剧大幅下挫。过去泰铢对美元汇率一直稳定在1美元兑25泰铢的水平。然而,随着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泰铢已经切断与美元的联动关系,到8月15日,泰铢由6月30日1美元兑28.00泰铢降至1:31.80,创近12年最低水平。自7月2日至8月15日止,泰铢贬幅已高达18.62%。菲律宾比索继泰铢贬值后,立即遭到投机客共计,菲律宾中央银行在7月11日被迫放宽汇率波动幅度,比索相应贬值,由6月30日1美元兑26.38比索跌至8月15日1:29.76,贬幅达11.36%,创1993年11月以来最低点。印度尼西亚于7月11日放宽汇率波动幅度,由8%放宽至12%,但随后卖压加重,使得印尼政府在8月14 日宣布放弃12%的汇率浮动区间,改让印尼盾在现货市场自由浮动。其汇率由6月30日1美元兑2431.6印尼盾,贬为8月15日的1:2900.0的历史低点,跌幅达16.15%。新加坡虽然经济稳健,但新元汇率也受到冲击,由6月30日的1美元兑1.430新元贬值为8月15日的1:1.517,,贬幅达5.74%,创自1994年8月以来最低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盟主要国家股票价格大幅贬值,至9月,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德股票价格编制了1∕3,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的股票价格贬值约1∕5。香港的股市出现暴跌。此外,新台币、韩元等亚洲主要货币也受到冲击,新台币到8月15日 跌至 1:28.72元,创近9年来新低;韩元到9月25日跌至1:914.90元,创历史最低点。据统计,卷入此次金融危机的还有日本日元、捷克克朗、以色列谢克尔、巴西雷亚尔、波兰兹罗提、南非兰特和土耳其里拉等。

 (二)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金融危机不仅使进口货品涨价,就连当地货品也随行就市。从生活必需品如水产品、蔬菜、瓜果、肥皂、衣物及熟食,到日用品如电器、药材以及金饰、汽车、汽车零配件等无一不提高了价格。泰国8月份消费品价格比1996年同期增长6.6%,比7月份上涨2.6%。马来西亚国内物品价格也普遍上涨了10~30%,水产品及蔬菜价格高涨超过100%。

 (三)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竞争力下降,增长速度减缓

 货币贬值造成的汇兑差额损失大大影响了东盟许多国家大型制造业的盈利。泰国房地产泡沫经济破裂以后,国内需求出现衰退,国内最大的制造业萨姆水泥公司将面临亏损的危机。东盟国家为保护本国货币所采取的提高汇率政策,必然会对设备投资和企业筹备资金产生影响,最终将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竞争力下降。与此同时,由于东盟国家的出口额的30%和直接投资的37%都是面向和来自区域内部,因此短期资金流入的影响将促使各国对经济失衡的调整,从而减弱各国经济的增长动力。泰国把增长率从7%下调至2-4%,菲律宾从7%调至5%,印度尼西亚从6%调至5%,新加坡从7%调至6%,马来西亚虽表示力争保持8%,但难以为证。

 报告认为,1997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由1996年8.2%下降至5-6%。

 (四)社会紧张情绪升级,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加

 由于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各国政府束手无策,有的被迫接受外界的整顿条件,有的被迫采取对资金杀伤力很强的自我禁止措施,前者显得政府无力,后者却造成民意沸扬。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地的劳工骚乱增加,创建独立工会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政治的过渡也将面临挑战。特别是泰国若无法严厉地执行缩减预算、增加税收和整顿不佳金融企业等措施,经济和政治上的危险将会加深。

 东盟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措施包括:东盟国家签署协议,联合打击货币投机活动;利用货币贬值促进出口,努力加快出口速度,保持经济稳定或继续增长;开始整顿金融业,逐步建立银行的风险防范机制,避免金融业出现新的问题。上述措施的推进使危机稍加缓解,当然问题的根本解决还需要时间。

 此次金融危机是东盟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政策及凸显问题的综合表现,是东盟国家普遍存在国际收支失衡、出口贸易不景气、外债负担沉重、币值高估以及不动产过剩的泡沫经济现象,给国际投资商提供投资炒作机会的结果。

 (一)金融调控体制滞后,政府缺乏金融风险的宏观调控能力和防范措施

 近年来,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为了供应国内强大的投资需求,进口速度扩张,致使对外经常账户收支明显恶化。1996年,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泰国6.7%,菲律宾5.5%、印度尼西亚7.8%、马来西亚8.2%、新加坡7.0%、越南9.4%。出口名目增加率分别为:泰国23.1%(1995年指标)、菲律宾18.7%、印度尼西亚9.7%、马来西亚6.5%、新加坡5.3%、越南34.0%。经常账户差额为:泰国-153.3亿美元、菲律宾-44亿美元、印度尼西亚-70亿美元、马来西亚-60亿美元、新加坡142亿美元、越南-3.4亿美元。外债总额:泰国830亿美元、菲律宾439亿美元、印度尼西亚1090亿美元、马来西亚356亿美元、越南27.6亿美元。1996年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四个主要卷入金融危机的东盟国家经济帐户占GDP比率为:泰国-11.2%、菲律宾-8.4%、印度尼西亚-4.0%、马来西亚-8.7%;外债占GDP比率分别为:60.9%、84.3%、53.0%和53.0%。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比率:菲律宾75.7%、印度尼西亚127.9%、马来西亚87.2%。外国直接投资(FDI)加经常账户占GDP比率(1995年数据):泰国-9.0%、菲律宾-1.0%、印度尼西亚-1.6%、马来西亚-2.0%。

 对上述统计数据进行技术分析表明:

 1.东盟主要国家经常账户均呈逆差状态,其中泰国经常账户占GDP比率高达-11.2%,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分别高达-8.4%和-8.7%,金融形势明显恶化。

 2.一国经常账户赤字可由资本流入来融通,其中外国直接投资(FDI)较证券投资稳健。因此,一国FDI加经常账户差额占GDP比率若出现负值,而且负值越大,表示该国经常账户逆差由证券投资等热钱来融通的比率偏高,不利于整体经济稳健发展。此项数据显示,东盟国家除新加坡外,均呈现负值,其中泰国高大-9.0%。反映出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马来西亚等国经济活动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热钱注入,潜存极大的风险。

 3.由短期债务占外汇储备比率可以看出一国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偿债能力越低,债信自然较差。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短期负担债务较高,对其债信产生不利影响。

 4.外债占GDP比率的高低,表示一国债务负担程度,其比值越高,说明一国依赖外国资金注入比例越大,经济体制较为脆弱。1996年,除新加坡外的东盟各国外债占GDP比率均偏高在50%以上,其中菲律宾更高达84.3%。

总之,近年来东盟国家金融形式恶化,无力捍卫其本国的汇率,为会使投机客打开方便之门。

 (二)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账呆账严重

 过去10年,由于世界工业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滞缓,东盟国家在区域经贸整合的带动下,展现出旺盛的增长活力,加之东盟国家陆续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执意维持高汇率,促使外国资金大量流入。一般而言,外资的流入若能投入到生产性部门,则能大幅提高一国的生产潜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率。反之,若流入房地产及股市等非生产部门,则引发泡沫经济,使其经济结构恶化。据统计,1991年—1995,东盟五国(不含文莱、越南)外资流入金额高达1383亿美元,约占GDP的5.9%,其中外资直接投资和证劵投资净流入金额分别高达729.9亿和653.1亿美元,如果新加坡除外,则分别为488.3和203.5亿美元。外资的大幅流入,促使东盟各国房地产及股市价格上扬,吸引各国银行对房地产业的大量投资。据统计,泰国金融机构实际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其贷款总额的50%,马来西亚占29%,印度尼西亚占20%,菲律宾占11%。而近年来,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放慢,商业建筑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大量住宅、办公楼被闲置。泰国房屋空置率高达20%,全国积压房高达80万套;菲律宾房屋空置率在15—20%之间。约有空房50万套;印度尼西亚房产空置率达18%;马来西亚也出现大量的房地产积压。由于房地产过剩,各国中央银行为维持币值以及抑制房地产过热,纷纷维持较高汇率,导致境内与境外利差扩大,外资热钱涌入,金融机构存款迅速上升,因此,只好将资金贷放给风险较高或与资产相关的产业,从而加重金融机构的不稳定性,坏账呆账累增。至1997年6月,泰国银行坏账达400亿美元,不良贷款占贷款比率达7.9%;马来西亚不良贷款比率为6.4%;印度尼西亚高达17%。这些结果严重冲击着东盟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此外在泰国还存在着一种金融市场制度(BIBF---BANGKOK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拥有政府许可的银行可以通过境外金融市场向外海外筹借外币资金,然后再将这些钱借给国内企业。企业向(BIBF)的贷款完全以外币来表示,而且为了方便国内经营所需,企业向(BIBF)借来的外币大都兑换成泰铢使用。因此企业不会花费多余的成本对外币债务进行避险工作。据统计,泰国没有参与避险的外币资金大约占总外币资金的50—70%。除企业外,泰国银行为了巩固放宽市场的占有率,也纷纷利用BIBF制度筹集资金,与企业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竞争。1996年通过BIBF流入泰国的外币资金总额已高达316亿美元,其中有相当数额的外币流向不动产的炒作。这不仅成为泡沫经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衍生出不动产业庞大的呆账问题,进而牵动泰国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

 (三)汇率政策不当,特别是在固定汇率的制度下人为的维持高货币汇率,是货币管理体系缺陷的结构性原因

 80年代,东盟国家在经济起步时,为扩大出口、吸引外资,都将本国货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挂钩,即所谓实行盯住以亿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由于货币一直紧盯美元,外国资金汇兑风险极小,国内外汇率的差距便成为吸引外资的最佳诱饵,而且短期资金对高汇率最为敏感,因此流向这些国家的资金中绝大多数均属于短期资金。由于东盟国家的汇率水准较美国高,因此来自外国的短期资金也与日俱增,并发挥了填补各国庞大经常账户收支赤字的功能。其结果,虽然各国货币汇率仍然维护稳定的水平,但却导致各国的金融政策无法作最机动、最有效的运作,因为政府一旦采取降低汇率政策,这些短期资金,马上就会从该国流向其他高汇率的国家,给投机商大量炒作以可乘之机。

 上述分析表明:一、采取盯住美元的一系列汇率制度,浮动幅度小,缺乏弹性,政府的调控空间十分狭小。在汇率不能真实地反映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所形成的外汇供求关系的时候,政府如果进行外汇市场干预,将使本国外汇储备下降,经济面临困境。这充分说明东盟国家在货币管理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二、造成各种形式的资金外逃,使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三、汇率调升,将影响投资及资本形成,阻碍经济发展,泡沫经济虚荣破灭,金融机构坏账累增,引发金融危机。

 东盟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安全

 (一)东盟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关系密切,90年代初这一关系迅速由贸易提升为投资关系。此次东盟金融危机无疑为发展期的双边经济关系造成多重壁垒。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国情和地缘的差异性,其影响范围仅限于对贸易和投资的微弱冲击以及对香港和台湾汇率和股市波动的影响。值得重视的是,东盟国家基于对经济结构失衡的调整,必然耗费时间,短期内东盟国家经济势必减弱,这将加大促使包括台商在内的外资赴中国投资的力度。

 (二)中国3-5年内不会发此类金融危机

 东盟和中国是近年来亚太地区两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东盟金融危机刚刚降温,一些国家的媒体便指出中国可能步东盟后尘成为下一个金融危机的目标。本报告认为,中国虽然存在诸如国有企业亏损使银行呆账持续增加等潜在因素,但从整体经济形势判断,未来3-5年内中国不会发生像墨西哥和泰国这样的金融危机。其理由是:一、中国坚持以利用本国储蓄为主、引进外资为辅的经济发展战略。自1993年以来,中国在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的同时,始终保持经常账户的盈余,为宏观经济稳定平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中国引进外资中,坚持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为主的政策,使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出口能力不断提高。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以来,虽然实际汇率升值达40%左右,但中国出口依然保持良好的势头,特别是三资企业出口比例上升。1997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比1996年同期增长25%。1996年出口总额为1500亿美元,几乎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同年出口额的总和。这充分反映引进外资对提高中国出口能力和改善经常账户的效果。三、截止到1997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为1200亿美元,香港外汇及土地基金为860亿美元,二者之和高达2060亿美元,捍卫货币稳定的能力比其他国家强得多。四、中国也采取稳定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政策。在外汇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外汇占款迅速增加;在外汇占款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中国又可采取以收回中央银行贷款的对冲政策,充分利用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同时使货币政策实施具有自主性。

 (三)中国经济安全的战略取向

 1.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中国地处西太平洋的中心,东北亚、东南亚十是中国的两翼。在当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斗争中,中国要稳固周边,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壮大自己,北联韩、俄,南联东盟,应是可取之道,尤其是加强与东盟的经济联合,是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国与东盟应扩大有利于合作的范围和领域,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对话机制,努力消除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在基础设施、技术转让、扶贫和科学技术等领域同东盟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建立金融风险的安全防范机制。建立金融安全指标体系,一旦情况有变,及时采取避险措施,将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控制在最低限度。关于预警指标,国际货币紧急组织经济学家莫里斯.戈尔坦根据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教训列出七个危险信号,可供借鉴:

 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墨西哥外汇储备与短期债务之比为1:5

 据俄经常项目逆差---墨西哥经常项目逆差占GDP7.8%

 消费比例过大-----1991—1994年墨西哥经常项目逆差增加额中有4/5是储蓄率

 预算赤字---墨西哥预算赤字占GNP0.7%

 资本流入的组成---墨西哥外债中38%是为了弥补赤字而筹借短期债务

 定值过高的汇率---墨西哥货币值高估了约5%

 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墨西哥货币供应量比一千年前增加23%。

 3.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东盟金融危机不仅再次显示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新的考验。这场金融危机说明在同一个地区,国家之间的纽带越来越紧密,各国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共存关系。因此努力寻求建立区域各国之间有效的协调机制。

 4.切实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通过产业升级,增加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避免金融危机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四)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鉴于东盟金融危机的启示,为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危机在中国发生,建议中国政府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1.落实自由经营机制,将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贷款限制在最低界限内,使国有银行尽快实现商业化经营,并努力提高经营效益,增强银行抵抗风险的经济实力。

 2.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增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从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有助于促进企业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转换。

 3.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具体包括大力开拓中间业务,促进资产业务多元化;坚持向效益好的企业倾斜,合理组织客户群;组织银团贷款,分散银行风险。

 4.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包括逐步实行完全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加快推行审、贷、查分离制度和强化稽核、会计等监督部门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