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转变煤炭规模产业格局促进经济发展
2016年08月09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杨健霖
内蒙古自治区是煤炭资源大省,近年来在经济转型探索中,推进结构调整,非煤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活力不断提高。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获悉,今年以来,内蒙古煤炭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8.8%下降到2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8%下降到8.5%,“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加速转变。据统计,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有色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7.3%,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云计算创新发展、推进“互联网+”、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等政策意见,认定了28个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4.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0.1%,同时,在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全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5%,降幅同比增加4.6百分点。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很难改变。不过,煤炭市场疲软、环境代价巨大,这两大障碍拦住了煤炭产业的传统发展路径。因而,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通过煤炭“变形”来加快煤炭清洁高效。
1. 煤电一体化输出无形“电流”
煤电一体化项目,数以百万吨计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进或蓝或白的各型建筑,并在燃烧之后转化为电流,然而整个厂区却看不到煤炭的踪影。变“输煤”为“输电”发展思路,力图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在此思路下,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受到青睐。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运营,煤、电两个行业在一个生产系统中紧密衔接,一体化的设置将节省不少投资和成本,煤电联姻也使得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全封闭、最紧凑的输煤系统和储煤罐也大大减少了传统煤矿的粉尘污染。
2. 煤制油工程产出清澈“油品”
用煤炭直接液化生产柴油,此技术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现代化煤直接液化工业,也是解决我国石油供应短缺的一条重要途径。由煤转化而来的汽油、柴油具有高热值、低污染的特性,大大减少PM2.5的污染,并可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所需油品的要求。“煤制油品替代传统的汽柴油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将分别减少25%和80%。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目前最高效的煤制油技术路线,其综合能源转化率为57.4%”。该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产油品400万吨,年可消耗煤炭1200万吨,年产值达300亿元。现已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年产油品108万吨。
3. 煤化工项目造出白色“塑料”
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作为世界首套特大型煤基甲醇烯烃工业化示范工程,开辟了一条以煤为原料生产烯烃、聚烯烃的新型煤化工技术路线,且其核心装置采用的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工艺技术。除此之外,甲醇、尿素、天然气等多种产品都可以由煤炭作为原料生产得来。据悉,2013年以来,内蒙古新自治区型煤化工进入了规模化、产业化建设新时期,新建项目将于2018年后全部形成生产能力。届时,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就地转化率将超过50%,新增工业产值4000亿元。
按照集聚、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将重点构建14个化工产业集中区,集中打造以生产甲醇、乙二醇、二甲醚、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焦化、化肥、电石、聚氯乙烯、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煤层气开发利用等产品为主,同时发展聚甲醛、多晶硅等产品的煤化工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东部地区则要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加快融入东北经济圈,充分利用丰富的褐煤资源,通过干馏提质、气化后发展煤化工产品。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力支持我区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化工园区为载体,以基础化工原料为基点,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打造煤化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进煤化工向产地化、大型化、规模化、基地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随着国际国内对清洁能源需求稳定增长,对煤炭就地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自治区新型煤化工发展提供了机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内蒙古自治区定位为国家重点的能源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一煤独大”、粗放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渐行渐远,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冲锋号在内蒙古大地吹响,煤炭精深加工正在全区产业转型的主旋律中蓬勃发展。今后,内蒙古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推进煤炭的延伸转化和清洁高效利用。同时,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和现代农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