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
首页 > 思潮 > 正文
从社会、政府与市场三个角度来看中国“双创”的潜力和前景
2017年07月24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韩小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在创新政府管理、优化双创服务、拓展统治渠道、促进产业升级、强化人才支撑几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导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2014年9月由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号召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热烈讨论和反响。李克强总理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而且多次深入各地“创客”空间,实地鼓励创业创新活动。

从社会角度来看,“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关键在于“众”字!这一提法与之前强调的创新有所不同,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传统专业技术精英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关注“大众”的创新。应该来说,在直接身处社会并对社会生活需求有着直接了解的大众之中,蕴藏着无可限量的创造力。在传统社会儒家意识形态下,技术创造被视为奇技淫巧,一直处于被士大夫鄙夷的边缘位置。在此条件下,中国先民尚且可以创作出无比辉煌的物质精神文明,更何况人人皆以创新创业为荣的今天?政府此举,应该说并不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而是看到了中国社会中蕴藏的强大创造力。从另一角度来看,“富裕社会”已经悄悄登录中国至少是某些地区,未来的几十年,人们进行以谋生为目的工作选择必要大大减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工作弹性化,公司小型化,资源流动化等必然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众发挥其创造力的空间。

然而,大众创业并不是否定专业技术精英团体的作用。中国社会的创造潜力巨大,可以集颠覆性的美国式创新和持续性的德国式创新为一体。美国式创新体现在一个全民参与、“无中生有”的精神,而这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所在。德国式的创新是一种连续性的创新,这种创新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必须立足于深厚的积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进行高端创新的基础。专业技术精英的参与是“万众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可以在知识普及、人员培训、自主创新等诸多方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开展“双创”活动,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双创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双创支撑平台,突破一批阻碍双创发展的政策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有观点认为,中央政府提出“双创”活动,尚为一种政策导向,双创活动的开展,最终都要立足于特定的地理空间。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储备、文化资源背景以及不同地区政府对本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定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要想在此创业创新的千帆竞逐中不被抛弃,必须因地制宜地推进“双创”工作。由此可见,不管是从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上来看,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替代的。

“双创”当然离不开市场这一主角。市场如果死气沉沉终究难以为继,因此,必须根据经济规律不断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让经济“活起来、动起来”。鲶鱼效应也好,蝴蝶效应也罢,都是通过关键环节的突破,最终带动面上的变革。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回旋余地大,经济基础较好。“专业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场历练中培养成长的,“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要克服这一下行压力需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就要通过创新创业来实现,创新创业是解决下行困难很好的“方法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重大举措对中国的正能量是毋庸置疑的。 “双创”是一次价值取向的改变。现在的创业与过去不同,对于现在的青年创业者,创业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中央在 2014年这个时间节点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只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思想解放、一次价值取向的改变。

当然,任何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双创”提出以来,也出现了很多负面的声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提到:“如果大多数中国人,因为从事挑战性工作和创新事业获得成就感,而不是通过消费得到满足的话,结果一定会非常美好。”我们权且将此话当作一种提醒,对于当前的中国的状况,这确实是应该注意的一点。至于近几年出现的一些“飞猪”现象确实也应该引起注意,我认为这当然反映存在于政府、市场的一些具体操作上问题,不过创业创新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风险,需要一定的包容空间。

中国有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符合与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和实际,尽管在短期之内或许存在挫折,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方面的努力十分必要甚至十分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