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
首页 > 思潮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仍是政府搭台,市场唱戏
2017年07月31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韩小亮

7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会议强调,在东中西部选择部分城市或城市群建设国家级示范区,要聚焦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开放合作、破解制造业发展瓶颈,与“互联网+”、“双创”结合,打造先进制造工业云平台,在创新体系建设、智能和绿色制造等方面先行先试。同时,将目前已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实施的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土地供应、人才培养等有关政策扩展到示范区,并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从笔者看来,此次会议一方面是对《中国制造2025》相关工作做出指示,另一方面是对国内外一些质疑的声音进行回应。

《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来,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建设均有所提升,为稳定我国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信部数据显示,自《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扎实推进; 一系列重大标志项目扎实推进,在2016年度15个重大标志性项目中,7个完全落实,4个基本落实,其余正在推进;两年之内,工信部批复了宁波等12个城市和苏南五市、珠江西岸、长株潭等多个城市群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由此可见,《中国制造2025》设想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重大举动大多来自政府和与政府直接相关的大型国有、国营企业。对此,国内外产生一些质疑。

有关报道指出,德国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中国欧盟商会、美国商会等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发表了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研究报告。通过对这些报告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质疑、一个肯定”:质疑过度发挥政府作用,与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质疑过分强调自主可控,很大程度上是进口替代;质疑过度扶持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带来压力。同时,肯定了《中国制造2025》的新理念新思路,并指出将为外资带来巨大商机。

在我看来,在这些质疑中,最应该引人注意的所谓的“对市场化改革的背离”。诚然,《中国制造2025》目前的已经成行的相关措施主要都由政府或者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完成,在表面上看来是这似乎违背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始终坚持的市场化改革,但只要进一步审视相关的文件和会议,我们就能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在此过程中,政府的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中国制造2025》的全文来看,此次规划实质上是一次综合产业政策,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对工业制造业的发展进行全盘部署,同时《中国制造2025》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其动员程度之深刻广泛十分罕见。政府这中国制造2025的倡导者,其所站的角度决定了这一规划与实践必然有着强烈的政府主导的动员体制色彩。其实,从世界范围来看,就在最近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浪潮中,类似的规划也大量存在,德国推出的“工业4.0”概念,美国推出“工业互联网”,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以我国工业基础为例,基础不牢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短板。核心零部件、基础原材料、控制系统等主要依赖进口,大量使用国外核心零部件和控制系统,不仅价格高,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控制权也基本掌握在他人手中。而且,基础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不高。在这些“中国制造”遭遇“锁喉痛”和“软骨病”的短板领域,往往也是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不过,根据相关文件会议精神来看,市场在整个计划的推进过程中才是真正的主角。不可置疑,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进行调节的生产和交易才是最有效率。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了“市场主体,政府指导”的指导原则:“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此次国务院的会议中,李克强就强调“放管服”改革凸显市场作用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央在推行《中国制造2025》的设想中,市场化改革是题中应有之义,是作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强大动力来扮演角色的。

总而言之,《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虽然在过去的两年的实践中更多是政府的动作,但这其实更多是一个“搭台”的过程,在今后的大多数时间属于“登台唱戏”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