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首页 > 大湾区 > 正文
大湾区近期经济分析
2025年09月05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大湾区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不断创新的科技实力、持续升温的消费与旅游市场,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近期,大湾区经济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态势,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展现出独特的活力与韧性。

从整体经济增长来看,2025 年上半年,大湾区各城市 GDP 数据表现亮眼。深圳以 18322.26 亿元的 GDP 稳居湾区首位,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发力,推动了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相关产业的高速增长,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达 59%。广州则以 15080.99 亿元紧随其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崛起,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佛山、东莞等制造业重镇也稳固发力,佛山上半年 GDP 为 6366.87 亿元,东莞为 6067.84 亿元,它们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产业结构方面,高技术产业成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深圳在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122.2%,南山 “机器人谷” 正朝着全球级产业集群迈进。广州形成数字经济与集成电路 “双轮驱动” 格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集成电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0% 。佛山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3%,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分别实现 30.6%、27.8% 的增长,美的、海天等头部企业发挥示范效应,加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东莞、惠州等地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同样取得显著进展,如东莞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9.1%,惠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5.3%。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上半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5611.22 亿元,同比增长 5.9%;深圳为 4948.68 亿元,同比增长 3.5%。以旧换新政策在多地成效显著,截至 6 月底,广东以旧换新累计核销 246.5 亿元,带动销售额 1886.5 亿元,广州贡献 208 亿元居全省首位。各城市消费场景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不断创新,如广州限额以上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增长 46%,深圳家电、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 38%、29%。港澳消费市场也持续向好,香港零售总销货价值达 1851.45 亿港元,澳门零售业销售额达 175.8 亿澳门元。

旅游市场同样表现出色。广州接待游客 1.13 亿人次,过夜游客占比 37%;香港入境旅客 2400 万人次,内地旅客同比增长 10%;澳门入境旅客 1921.9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9%,内地旅客同比增长 19.3%。跨境通勤愈发频繁,深圳陆路口岸出入境 1.197 亿人次,同比增长 17.1%;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 1503.2 万人次,单日峰值突破 13.6 万人,实现 “公交化运行”。文旅融合进一步激活旅游市场,深圳、香港、广州等地举办的演唱会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带动综合文旅消费增长。

然而,大湾区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区域发展差异导致的协同困境,部分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影响人才培育与产业创新,以及人员双向流动存在的政策障碍等。但总体而言,大湾区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不断创新的科技实力、持续升温的消费与旅游市场,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