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
首页 > 思潮 > 正文
宏观政策体系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信心保障
2024年07月26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增长政策可以加快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催生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快新质生产力成型成势。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断增加。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由此可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科学设计改革次序、抓准抓牢改革重点。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显示,2020年—2023年稳定政策效率指数均值为44.8,与2016年—2019年的均值47.2相比有所下降。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调控理论逻辑等关键要件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更好地统筹“短期稳定、长期增长、结构优化”三大类宏观政策目标,传统宏观政策体系以稳定政策为核心,而稳定政策很难解决经济结构失衡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就难以实现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

当前,经济形势与长期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社会预期偏弱的问题,如果简单照搬西方国家的预期管理模式,难以有效提振中国的居民预期。由于微观主体在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上的差异,理性预期并非唯一的预期形成方式归咎于以下三点:

第一,总需求结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多种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面临结构性障碍,宏观政策加大力度也难以有效带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

第二,实体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相对偏弱,实体经济回报率偏低削弱了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了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带动效果。

第三,数字经济可能会导致宏观政策传导机制发生变异,从而引发宏观政策效率的下降。比如,数字经济会降低价格黏性,降低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有效性。再如,数字货币的发行会对现有货币政策执行框架形成冲击,削弱政策效率与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