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世界贸易开放进程停滞不前。中国的贸易开放度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下降,结束了改革开放后贸易开放度持续上升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在2009年后逐步下降。基于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研判,中央明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虽然“内循环”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词,但中央多次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因此,尽管外部经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例如,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的外贸总额仍然保持了9.9%的增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和全球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
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胀。近年来,一些诱导全球通胀的因素凸显,各国通胀上行风险加剧。全球化与通胀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一种认识是全球化降低了各国物价水平。从需求层面看,经济开放引入更多外部竞争者,降低了本国企业调价和维持利润的能力。从供给层面看,国内企业充分利用全球产业链,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境外,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广泛进口相对便宜的中间品。总之,由于一国不能独立生产制成品,企业成本逐渐与本国经济状况脱钩,进而导致本国通胀与本国经济脱钩。这一现象催生了全球化通胀假说,根据该假说,随着经济开放度和一体化程度提高,本国通胀的决定因素将从国内转移至国外,通胀从一个国内问题转变为全球问题,同时也对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出挑战。(柒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