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完整链条,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诸多环节,需要把这些要素高度整合,实现协同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近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披露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围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二十大产业集群、八大未来产业规划,明确了“20+8”技术主攻方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规划》明确,到2025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增至5.5%到6%、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为5.5%到6%。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香港、澳门要妥善应对变局,就要自觉对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将自身所长与国家所需、国家所长和自身所需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是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科技创新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我们需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人类挑战,仍然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等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包括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5G、6G、脑科学、海洋科技、集成电路与芯片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全球一流区域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实现创新发展集群化。主要表现为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耦合、集群发展,共同形成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上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无不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发展与产业集聚高度关联。高等教育为地区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人才,高水平人才的创新实践推动科技发展和创新,而科技创新成为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环环相扣、密不可分,而大学、城市和区域也是共生共长、相互促进。(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