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首页 > 大湾区 > 正文
“双创”激活粤港澳大湾区文脉
2022年02月18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双创”激活粤港澳大湾区文脉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为岭南大地留下大量瑰宝。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Revitalize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Culture 

Lingnan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long-established cultural roots have left many treasures in Lingnan.



近年来,广东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迎来了“质的飞跃”,从永庆坊“微改造”到潮州牌坊街保护活化,从南粤古驿道保护到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绣花功夫”让岭南大地上的文化遗产纷纷“活”了起来。

随着岭南文化“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程深入实施,粤剧、龙舟、醒狮、广东音乐等岭南优秀文化基因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不断延伸,也将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更深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使其内在连接更加紧密。

赓续文脉

发掘岭南厚重“家底”

近年来,广东接连涌现一批重磅考古发现:郁南磨刀山遗址、英德青塘遗址、“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开岭南文明发展脉络的神秘面纱。

“南海I号”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不仅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工作从零起步、迈入世界一流行列的全过程,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向国际宣传的案例。“南海I号”如同一颗沉睡多年的“时间胶囊”,舱内超18万件出水文物,生动展示一幅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画卷,也使“南海I号”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可多得的物证。

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推动着广东文物考古工作不断前行。从整体打捞到异地保护,再到边展示、边保护、边发掘的“公众考古”,在考古领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看来,“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走过的每一步都独具开创性。数字技术的应用也让整条古船的发掘过程变得“可逆”,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文化遗产。

广东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2021年6月,首次公布的《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摸清了广东革命文物的“家底”,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也通过持续发掘研究走进公众视野。

串珠成链

下足“绣花功夫”

岭南文脉的“家底”愈显厚重,文化记忆的激活亟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快速更新。注重以“绣花功夫”保护历史街区,推动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等蝶变新生,成为热门打卡地,2022年初入选文旅部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在广东,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2016年,省政府将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南粤大地随之掀起古驿道活化热潮。

南粤古驿道犹如穿透时空的经纬,将遍布岭南大地的近千处遗产串珠成网。到目前为止,广东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修复中推进了1200多公里重点线路、588个重要节点建设。

古驿道网络串联起一座座古村落。这些村落曾经因古驿道而兴起和衰落。如今,随着定向大赛、文旅大赛、少儿绘画大赛等品牌活动的举办,越来越多沿线古村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俯瞰粤港澳大湾区地图,一条条文化遗产游径纵横交错,钩沉起一段段湾区共同的文化记忆。每一条游径都诉说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湾区人文往事。

融入生活

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剪纸与醒狮同台竞艺,篆刻与昆曲声画交融。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会场展演活动上,40张中国走向世界“非遗名片”在羊城舞台首度集体亮相,为观众呈献了一场过目难忘的“非遗盛宴”。

2020年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等部门共同推出了“云上非遗工程”。其中,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非遗少年说”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更在全省中小学掀起了一股“非遗热潮”。

文物古迹活化也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架设桥梁。抓住潮州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机遇,潮州湘桥区在古城微更新、微改造、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上尽显“绣花功夫”。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艺等一批非遗项目展示场所的落成,进一步推动当地文旅产业链的发展提升。

步入“十四五”时期,岭南文化“双创”正在谱写新的蓝图。根据《广东省“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实施方案》部署,到2025年,全省将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参加研修和培训累计超过1万人,建成10个省级以上文化生态保护区。(柒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