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首页 > 大湾区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深化产学研力量支撑
2021年12月17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Will Deepen Support for Industri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Outline of the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an ope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mmunity.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具有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等发展优势。广东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土壤为形成这一创新共同体提供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坚持“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方向,越来越多的“黑科技”从研究院和实验室走出来,走进城市、走进家庭。针对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这一热点课题,参与论坛的专家们纷纷表达出自己的期望。

  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需要激发更多尝试

产学研一体化意味着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融合走向深入,需要更加开放的思路和各界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港澳的企业、高校、机构的潜力要被进一步释放,以此发挥内地与港澳、多方主体在产学研方面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共赢。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的港科大(广州)一直以来被视为参与大湾区产学研创新的重要新势力。港科大(广州)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推动知识转移创新,用新的科研成果、新技术的诞生,孵化出新的产业。

  产学研一体化将让更多成果落地

  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需要坚实的科技基础作为支撑,要以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的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已建成的如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国散裂中子源、国家超算(广州、深圳)中心、国家基因组库、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强流离子加速装置等,未来还将瞄准信息、生命、材料、海洋、能源等重点学科领域,生物岛实验室、鹏城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的打造也逐步走向深化,使粤港澳大湾区的原始创新能力获得跨越式发展。据悉,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在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形成以广深港、广珠澳“两廊”为主骨架的大湾区创新布局,目前已推动走廊26个重点创新平台建设,逐步构建“串珠成链”发展格局,建设20多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省实验室建设。为让创新集群进一步为经济发展助力,大湾区未来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

  把科研放在离市场更近的地方

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加速发展的势头迅猛,也势必吸引到更多来自市场前沿的关注。作为本次大湾区科学论坛的唯一一场特色活动,12月7日举行的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特色活动湾区科创峰会上,科研龙头牵手科技巨头、龙头企业搭配中小企业、企业与高校共建科研能力的“共享创新”被反复提及。粤港澳三地在教育、科研、产业等领域加强联动、融通,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综合各界共识,推动产业的发展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和最终归宿。大湾区更要着力发挥产学研独特优势,共享创新,协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打造“湾区科创共同体”,充分发挥腾讯、华为等湾区科技龙头企业“先强带后强”作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柒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