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有长达4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地区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边境县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开发开放程度低、民生改善任务繁重。近年来,自治区着力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缩小区域差距,让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西藏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一是建立健全资金落实保障机制。为规范和加强支持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牢固树立“谁花钱谁负责”“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研究制定了《西藏自治区支持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支持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资金绩效管理办法》。二是大力统筹整合资金,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自治区财政厅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盘活存量,整合各级各部门政策目标相似、投入方向类同、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资金,支持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三是压实责任,发挥地(市)县(区)主体责任作用。自治区财政提前部署、周密安排,督促市、县要积极发挥自身主体责任作用,提高政治站位,结合边境小康村建设计划,积极协调对口援藏省市支持,拓宽渠道,合理统筹村内照明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所需资金。
通过边境小康村建设,边民住房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极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较大发展,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力争到2020年西藏全区边境地区与腹心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在靠近中印边境的米林县邦仲村,这些年的变化非常大。70年代的时候还都是土房子,到了2007年,村里实施安居工程,住进了砖混结构的新居。国家投入比较大,平均每人十万元的标准计算的。
在边境发展中,着力抓好安居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三十项提升工程,让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更完善,边境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和改善,筑牢了守边护边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