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
首页 > 内蒙 > 正文
内蒙古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
2019年11月11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吴禹潜

站在决胜节点上攻坚拔寨。为了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内蒙古大力推进内源扶贫,坚持扶贫扶志,决胜在人,从2013年至2018年底,5年累计减贫141.7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降到1.06%,已有11个国贫旗县、26个区贫旗县摘帽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政策先行,脱贫可持续

加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内在动力,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是关键。内蒙古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强化制度供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区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措施》等13个政策性文件,指导57个贫困旗县和14个贫困人口超过2000人的旗县编制了《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对57个贫困旗县投入农牧业产业资金140亿元以上,帮扶每个贫困嘎查村至少发展一项带动能力强的种植养殖业。

在各种帮扶政策的“加持”下,更多的人才、资金流向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风起云涌,种植业、养殖业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能人强村”层出不穷,成为激发农村牧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催化剂”,推动脱贫攻坚稳步前进。

“志智”双扶,脱贫底气足

为了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内蒙古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志”“智”内因,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由“内”向“外”扶,以务实的方法,有效的措施,激发贫困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信念和底气。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内蒙古深入开展“十进村”活动,充分发挥“草原轻骑兵”宣讲队伍作用,编印发放《扶贫政策知识手册》1万册,入户宣讲政策覆盖90.8万人次。采取设置公益岗位、实行奖励积分等方式,培育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体意识。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今年前8个月全区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872期,培训近20万人次。

扶心”为上,共谋发展路

针对把贫穷当作了一种习惯,脱贫意愿不强烈,也找不到脱贫方向的贫困户,驻村干部的出现犹如一股春风,为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带来了希望和动力。

为发展村级经济,帮助群众摆脱贫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内蒙古各地领导和机关干部主动与村结对帮扶,并向57个贫困旗县派驻由1名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总队,向3694个贫困嘎查村和5008个非贫困嘎查村选派工作队,为每个贫困户落实1名帮扶责任人。截至今年10月,全区驻村干部达到25876人,其中贫困嘎查村驻村干部15706人。

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贫困群众有了自我发展勇气,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儿和决心更足了,为内蒙古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和彻底的脱贫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