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首页 > 世界 > 正文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考虑三个全面
2016年08月09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杨红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根本性变化,中国的利益更加紧密更大范围地与世界各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既是世界最大的贸易体、经济体、技术创新体,也是国际关系以及世界共同利益体的最大攸关方。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如何全面对外开放、全面参与全球治理、全面做出世界贡献?如果说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升级版,那么“ 三个全面”就是中国对外开放方略的升级版,也是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大战略、大布局。
   全面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外部动力,而全面深化改革则是内在动力,进而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驱动力。 全面对外开放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分,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对外发展空间拓展。越是对外开放,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就越大,巨大的竞争压力也会在改革的作用下转化为巨大的动力,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吸引外资“投资中国”到鼓励中资“投资世界”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增长点,拓展了“一带一路”战略路线,获得了各种紧缺的或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创造了“无限大”的发展空间,创新了中国独特的“共赢主义”(即和平发展互利共赢)。诚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实质上指明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方向,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建设向西发展应该海、陆齐头并进,“倚陆向海”。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按照“两会”部署在经济转型中要强化顶层设计,与沿线国家共同构经济共同体,充分发挥各国资源、地缘、技术、社会优势,实现共赢战略。中国应既建立自己的协调地位,又坚持开放合作,以建立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实现利益共享,平等协商的机制。
   澳大利亚、中东和北非、南美对中国的资源、石油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朗、苏丹、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老挝是重要战略支点,对经济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在新的战略布局中应加强合作突出其战略支撑地位和作用。
   全面参与全球治理,既是建立更加民主、公平和均衡的国际经济政治治理结构及机制的重要途径,更是中国发挥全球领导者作用的必然选择。 多极化的世界需要多元化的声音,全球化发展需要融合世界各国的先进发展经验。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无论是世界经济增长,还是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都需要改革现有的国际治理体制,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等,使其更具包容性、公平性、协商性,这就需要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发言权,使得国际经济治理及机构真正能够有效及时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如全球宏观经济稳定、全球金融安全、全球能源安全、全球粮食食品安全、全球网络安全、全球生态安全等等。同时也主动参与国际社会2015年之后全球减贫与可持续发展、提出远近兼顾的战略目标和路线图,为促进全球消除绝对贫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提出中国倡议、中国方案。
   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科技创新不能一蹴而就,急需的资源仍将大量来自海外。而资源的争夺、运输通道的争夺仍是面临的重要问题。从资源角度看除去能源外,还有矿产品、农副产品、木材、橡胶、化工等一系列资源,要保障资源的有效供应,首先要处理好与资源供应国的关系,与资源供给国实现互惠互利。其次,要把握资源与环境安全、资源的采购与再生和资源供应国的可持续发展,要避免竭泽而渔。其三,准确定位涉及各方的利润分成,充分照顾到资源供给国民众的利益。其四,要关注资源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资源的争夺同样是获取外部资源必须思考的问题,西伯利亚输油管线、中南半岛高铁、非洲的基础建设项目,我们都曾与有关国家展开过激烈的商战。要获得主动,不能单纯的只考虑经济利益,要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全方位去思考,既要考虑当前,更要考虑长远战略利益与长久合作。
   全面贡献人类发展,既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具体体现;既是符合世界各国共同的长远的根本利益,也是符合中国自己的长远的根本利益。 为此,中国的发展可以并且越来越能够对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作为世界第一大发动机,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服务便利化的进程,对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推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绿色工业革命、绿色交通革命、绿色建筑革命等,对促进全球节能减排的贡献;推动全球公平发展,为欠发达国家积极提供发展援助和发展经验,促进南方国家崛起,进一步缩小南北发展差距,对全人类平等发展、公平发展、包容性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