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疆和香港交流合作有利于将新疆区位、资源、产业优势与香港资本、服务、创新优势深度融合。
一、亲证实况:以眼见击破偏见迷雾
外交部驻港公署组织的 “走进新疆,推动新港交流合作” 参访活动,用 “实地行走” 击碎不实传言。近 50 位外国驻港领事、商界高管走访乌鲁木齐、喀什、伊宁三市,从天山天池的壮美到喀什古城的烟火气,从金湖杨的生态画卷到公路旁的棉田丰收图景,直观呈现新疆的多元风貌。孟加拉国总领事孟苏在喀什街巷看到 “丝路商贸盛景缩影”,法国再保险高管梁焕荣对比 20 年变迁,见证基础设施从滞后到便捷的飞跃。正如崔建春特派员所言,“亲眼所见的稳定繁荣,让谣言不攻自破”,这种 “沉浸式见证” 成为最有力的事实回应。
二、精准对接:新港优势的互补共振
参访团的核心使命是发掘协作契机,而两地禀赋差异恰成合作基石。新疆作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霍尔果斯口岸 15 分钟无感通关、2024 年超 4500 万吨货运量的枢纽优势显著;香港则凭借国际资本、专业服务与全球网络,成为资源输出的 “超级联系人”。国泰航空开通的 “空中丝路” 直航已实现客货双向流通,太古集团计划增班扩容冷链物流通道;新西兰商会提议对接奶制品技术,印尼商会聚焦矿产开发与数字经济合作,形成 “新疆资源 + 香港平台” 的联动模式,印证了崔建春 “弦乐与铜管合奏” 的比喻。
三、全球辐射:搭建开放合作新桥梁
此次参访超越双边范畴,构建起 “新疆 - 香港 - 世界” 的三角合作网络。外国驻港领事的参与成为重要纽带:科威特总领事关注口岸效率,瑞士商会看好清洁能源合作,白俄罗斯领事从自然风貌中找到共鸣。这种 “由港入疆、以疆联外” 的路径,既让国际社会看到新疆的开放姿态,也为香港巩固国际枢纽地位注入新动能。崔建春提出的 “企业对接、商会搭桥、政府保障” 三维协作框架,更让合作从意向落地为具体项目,如香港企业拟投建的算力中心、跨境电商平台等,为 “一带一路” 注入新港合力。
从破除误解到务实合作,这场参访既是真实新疆的 “展示窗”,更是区域协同的 “催化剂”。当雪山棉田遇见国际资本,当丝路枢纽牵手香港平台,新港携手的新篇章正为国家开放发展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