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版图中,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经济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澎湃力量,以独特的优势与蓬勃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活力。
从地理区位来看,大湾区涵盖广州、深圳、珠海等广东多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处于南海开发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沿阵地,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天然良港,如广州港、深圳港等,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地理基础。
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大湾区发展海洋经济的天然宝库。这里不仅有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为渔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海洋能源潜力巨大,海上风电发展迅速。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作为大湾区目前建设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为区域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助力大湾区在能源领域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大步迈进。
科技创新,是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验室+科普基地+协同创新中心+企业联盟”的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一系列标志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24年11月,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南沙建成入列,它具备11000米超深水钻探能力,开启了我国深海探测的新篇章,彰显了大湾区在海洋科考领域的雄厚实力。云洲智能无人船艇在海上风电、海洋油气、海上安全等多领域的创新应用,实现了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作业,推动传统海上产业作业模式变革 ,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蓝色动能”。
在产业发展上,大湾区初步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区临海工业集群,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全球首艘新一代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在广州南沙交付投运,可满足深远海一体化海上风电施工作业需求,有力推动了我国深远海风电项目开发。海洋渔业也在向现代化转型升级,海洋牧场的建设让渔业从传统“猎捕”迈向“农牧”模式 ,为打造“海上粮仓”提供了可能。
如今,大湾区海洋经济已取得显著成就,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99万亿美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7000万标准箱 。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与创新的不断深入,大湾区海洋经济必将如蓝色引擎,为区域发展乃至我国经济的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在全球海洋经济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