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对大湾区发展提出了提升“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进一步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陆海空立体交通﹢赛会经济”双引擎,加速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通过“赛会造磁场”,让“流量”变“留量”,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
大湾区要进一步融合发展,必须双引擎驱动,用“硬联通”打破地理界限,以“软联通”重构产业生态,要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紧密合作,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之一,其产业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尤其是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在传统模式下旅游业潜力没有充分被挖掘,可将低空经济文旅品牌作为突破口,联手打造‘空中看深港 一半青山一半湾’的特色文旅线路。为此,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拓展“上天入地”交通版图,从高铁互联到空海联运,从地面枢纽到低空网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交通运输服务规则机制的“软联通”。具体说来,进一步完善跨境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以“陆、海、空立体跨境交通网”打通大湾区经脉;推动港澳与内地高铁票务系统互联;试点大湾区“空海联运”电子通票等。
建议有关部门对大湾区低空经济联动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对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产业协同等给予指导。其一,可将香港和深圳之间作为先行先试的试验场,特别是在产业链互补、科技研发合作等方面进行规划和政策引导,加速低空经济产业化国际化;其二,大湾区的发展不仅是区域内的协同,要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紧密合作,凝聚各方力量,将各项政策切实落地,以推动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产业、政策、科研多重优势,特别是深圳、香港的优势明显存在很多需求交集的空间,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