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
首页 > 思潮 > 正文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2025年03月28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今年货币政策在保持总量适度宽松的同时,在结构上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

适时降准降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强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今年,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潘功胜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此前,将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至10000亿元。降低再贷款利率,即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的再贷款资金利率,强化对银行的政策激励。

接下来,科学运用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养老金融等领域。同时,王青预计,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在内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仍有下调空间,规模也有望进一步增加,以持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