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首页 > 大湾区 > 正文
粤欧经贸合作奠定了经济复苏坚实基础
2023年07月20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庞大的市场、竞争力十足的供应链和更多的机遇,欧洲企业在此发展,未来可期。



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调查报告获悉,随着欧洲企业在中国商业信心降至历史最低点,欧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乐观情绪也大幅下降。不过,大多数企业仍表达留在华南地区拓展业务的意愿。

粤港澳大湾区是珠三角九座城市与香港和澳门组成的城市群,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不过,68%欧洲企业认为,它们并没有从大湾区三个自由贸易区(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中受益。为吸引高端人才到大湾区发展,中国政府2019年在大湾区推行个人所得税补贴政策,对在大湾区工作、含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陆境外人才给予税务补贴。补贴计划自2021年以来被搁置,当局并未作出恢复计划的明确指示。目前在大湾区驻扎的欧洲企业感到“有点失落”中国欧盟商会今年6月下旬针对欧洲企业在全中国范围的《商业信心调查2023》报告中说,面对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人才短缺、营商环境恶化等因素,近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过去一年生意更难做了,是这项调查开展以来的最高值。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信心是黄金。“中国正对世界继续扩大开放,这是很好的信号。”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华南分会主席高志豪认为,过去三年,由于缺乏直接沟通,双方互信的基础受到一定影响,现在双方正在加快重建这种信心。有别于中国其他地方,欧洲企业在华南地区的投资以制造业为主,而该产业的迁移往往比其他领域更困难。在华南地区运营的欧洲企业也面临相同挑战,但它们对于在华南的未来发展相对积极。调查数据显示,有97%的企业不打算迁出华南地区;77%则表明愿意继续在该地区拓展业务。至于华南地区的欧洲企业要如何应对成本上涨和收入减少的问题,有72%表示将提高产业的自动化水平:78%表示将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研判,更多企业面对挑战时选择加大对产业自动化的投资,优化运营模式,反映了对当地商业环境的信心依然存在。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随着中国在疫情后逐步开放,供应链恢复正常,双方高层互访和经贸合作不断升温,中欧关系回暖,企业的业务会开始见起色。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