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财政政策需要注重系统性、集成性和协同性。
近年来,中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减税退税降费政策显著降低了市场主体负担。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持。2023年,将强化财政政策支持,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支持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财政政策积极的实施,中国经济逐步恢复,从中长期看,在有效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的条件下,“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能够达到5.0%以上。其中财政收支的预测结果显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将小幅下降,“十四五”期间增速放缓,同年财政支出将高于往年水平,“十四五”期间财政支出依旧面临较大压力。
今年,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力,央行将其概括为“总量要够、投向要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同时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也将迎来重点支持。此外,数字经济、平台企业等,也是重点发展领域。相关的举措包括扩大市场准入,尤其是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中国在过去的很多年中,设立了较多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域,如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开发区和保税区等,这些开放平台可以在扩大开放方面起到先行先试作用。
总体看,财政加力、货币有力,就是要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得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其中关于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党中央决定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实施,预计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会加快恢复,这将释放出巨大的活力,促进经济循环起来、运转起来,加快向潜在增长速度靠拢。(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