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首页 > 大湾区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抓住机遇,打造世界级绿色城市群
2022年01月28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发绿色产品,打造低碳节能供应链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Will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Build a World-Class Green city Cluster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will accelerate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ts manufacturing sector, with a focus on promoting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developing green products, and building low-carbon and energy-saving supply chains



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第二个年始,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都开始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方案。企业也应该认清自身的减排能力,了解企业产品的碳排放情况,梳理自身减排的最优策略,积极应对,才能保持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竞争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确立了“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重点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发绿色产品,打造低碳节能供应链”的重要策略,为大湾区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勾勒出美好蓝图。

减碳联盟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跨界技术合作为主抓手,积极推动工业绿色改造,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建议实施“控风险、筑平台、立方案”的“三步走”战略

首先,建立健全港口贸易和跨境运输相关的高风险从业人员为重点的健康风险全面管控体系,促使大湾区走出安全的绿色复苏和能源转型道路。

科学研判经济复苏后的多元产业模式构建、产品升级换代、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碳节能的清洁能源投资形势。为提供应对措施和预警方案,应实时监测疫情下企业的碳排放和碳交易情况,并组织常态化的专家研讨会评估大湾区绿色产业链的稳健性、资源循环性和气候变化影响。未来应通盘考量各地绿色发展和能源布局短板,“把把脉、提良方”,拿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的城际良性合作方案,为全局的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抓手。具体而言,智慧港口以招商局深圳西部母港为枢纽,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湾区内物流要素高效流动,创造港口航运数字化可信价值生态;智慧监管深化关企合作,通过区块链各方信息交叉验证,实现监管协同一体化通关,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实时全流程智能监管和驳船的在途监管,把进出口“转关模式”的两次报关缩减为一次报关,提高湾区进出口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贸易金融一体化服务

其次,构筑实时更新的绿色发展大数据平台,智能化评估全球疫情下大湾区能源和绿色产品供应的效率和稳健性。

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服务平台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先科技,通过智慧港口、智慧监管、智慧贸易和智慧金融四大服务解决方案,支持大湾区五大直属海关辖区之间贸易各方的互联、互通,是大湾区首个贯通港口、海关、物流、企业、金融等贸易全流程的互联共享区块链网络。这一服务平台以实现“监管精准化、物流集约化、运行智能化、流程可视化、金融普惠化”为愿景,不断助力提升大湾区港口运营效率、降低进出口企业成本。同时,应把握好设计研发、原料供给、生产制造、包装运输等环节,研判大湾区全球产业链在疫情下的演变形势,跟踪其供应效率、稳健程度和碳排放的动态变化,形成实时更新的产业链+物联网全球化数据站。

再次,倡导“一体规划、兼顾差异”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大湾区节能减碳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

减碳联盟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跨界技术合作为主抓手,积极推动工业绿色改造,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充分调动中国市场的积极性,走出各城市各行业生产消费相结合的纵深减排道路,实现大湾区整体和各地“十四五”规划的减排目标,助力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