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首页 > 大湾区 > 正文
潮起大湾区,科技新风向
2022年01月21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信息中心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中心城市,需要站出来主动作为。要瞄准全球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风向,不断推进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New Trends of Technology are Emerging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As the core engine and central city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Shenzhen need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We should focus the trend of glob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ontinue to promote independent researc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o guid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湾区经济,顾名思义靠港而生、依湾而兴放眼世界,最著名的湾区经济体有三个,分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最新迹象及一些研究表明,全球知名湾区因此出现新变化、新特征、新趋势。湾区在转型,供应链空间在压缩,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在孕育、在诞生。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其关键是基础研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梳理全球湾区经济发展路径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不断脱胎升级的历程。无论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还是东京湾区,都大致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几个阶段。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三大湾区集体转型,转型目标及“火力”集中点都是科技创新。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知名湾区,不再是重要的货品输出地,而是全球各项关键技术、重要技术的重要输出地。这是世界知名湾区发展的一个显著新特征。

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虽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大规模的制造能力,但大而不强,特别是科学技术较上述湾区有很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更是遭遇“卡脖子”。新经济时代下,各行业企业发展正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技领域“新经济TOP100”,劢微机器人,将继续以行业标杆的高度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以领先的性能落地复杂场景,以持续创新的企业价值、匠心匠人的品质坚持,助力制造升级,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方案服务。“发展湾区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深圳应加速转型,特别要瞄准全球技术和产业趋势率先发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市政府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应借助“双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加快光明科学城建设,高起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和高校,打造“全球综合创新城市”。同时,要以最大的力度,打造全球最优的科技创新发展和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创新资源聚集,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比如,可以通过更加开放创新的政策支持,把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成全球最强的科技创新、科技开放的平台。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间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结构各有优势,可以很好地互补、互助、互促。各地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化因素,构建更加开放的市场,让要素自由流动,城市间“同频共振”,实现科学的城市分工和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合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未来要做的,是在“技术发明重镇”的基础上,力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学发现新城”。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