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将天然饮用水作为重点产业全力打造,成效显著。2019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天然饮用水产销量达60.68万吨,是2012年的6倍、年均增速30%,是全区主要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8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速11%,其中规上水企工业总产值8亿元,占西藏全区消费品工业规上总产值的19%。
西藏有“亚洲水塔”的美誉。平均水资源总量近5000亿立方米,是中国淡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高品质的“西藏好水”。然而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全球包装饮用水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以中国、印度、泰国、印尼、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包装饮用水需求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取代北美和欧洲成为全球包装饮用水的主导市场。2014年,亚太地区包装饮用水市场需求占全球比为33%,领先欧洲市场4.2个百分点,位居第一。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包装饮用水市场。
“今年,天然饮用水产品将进机关、学校、企业、景点、酒店、商超和扶贫专柜。”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紧紧围绕拓宽市场渠道,正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进线上、线下产销对接,促进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再加上西藏各地立足自身特色与水质特性,增加天然饮用水产业的产品类别,丰富产品档次。目前既有大宗的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也有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等其他饮用水。既有西藏5100、珠峰冰川等高端消费矿泉水品牌14,又有圣地、神水等大众消费品牌,还有面向医疗、美容等领域以及母婴等特殊群体的消费用水。
但也存在综合成本高、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弱、品牌影响力不广等问题,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仍旧突出,产业发展起步晚,优质丰富的水资源尚未实现与现代生产技术与工艺的真正融合,重水资源开发生产、轻品牌建设的现象较为突出。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不高,饮用水原产地保护制度不完善,对西藏元素的挖掘利用明显不足,既未能突出西藏水资源的特质,也未能充分利用和结合西藏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宗教资源和高原农林产品资源。现有企业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倾向,缺乏做大做强意识,现有企业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倾向,缺乏做大做强意识,限的产业发展资源分散于多个中小微企业,利用效率低,多数企业市场适应和开拓能力弱,驾驭现代管理与营销理念、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弱,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产业发展初期缺少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没有统筹设定明确的发展方向、目标,未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水源有序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呈现“一业多地多牌”特征,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突出。
借力援藏工作机制,推进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与援藏工作有机结合,积极争取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政策、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开拓市场。加强与对口援建省市、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等行业社团组织的合作,推进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等新型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效率。积极推进区内各地的联合招商,对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研究出台新经济政策。通过举办博览会、参加展会、合作洽谈会、组团招商等多种形式,实现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对在建和已建天然饮用水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提升产业投资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建立招商引资及服务考核机制。制定招商引资及服务评价体系,加强对招商活动及相关服务的考核,逐步转变单纯以招商规模为核心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提高招商水平。
走传统模式,接轨新技术、信息方式,带动西藏地区经济,实现天然饮用水产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为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共同实现“中国梦”而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