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给新疆带来的变化
2016年08月09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李若帅
从2010年的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被确立;到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确定为新疆工作总目标,治疆的理念和方略在不断丰富与升华。
2011年,新疆在全国31个省份的GDP增速排名中,还是第21位,算是“中等生”;到2013年就变成了“优等生”,排名第6位。2014年仍居全国前列,增长10%,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在“一带一路”战略思路下,新疆定位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连接周边口岸,成为亚欧大陆桥的大通道。
这一定位: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以及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在“新疆效率”的驱动下,如今,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
一年来,大通道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阿克苏至喀什等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里程1588公里。哈密至额济纳、库尔勒至格尔木等多条铁路开工建设。同时,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成果丰硕。
2015年,新疆更加充分发挥地缘、人文等优势,加大全方位开放力度,通过力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三通道”“三基地”“五个中心”,以及“十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取得了好成绩。2014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国前列。这其中,调结构立下了汗马功劳,非石油工业、园区工业、中小微企业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年以来,新疆结构调整调出经济新动力。非石油工业增长12.6%,高于石油工业增幅5.4个百分点,非石油工业占比54%。
2014年在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达到10185亿元,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人均投资额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左右,已改变了投资是新疆经济发展“短板”的现状。
全疆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截止到今年1月,自治区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6%,增速分别高于第一、二产业2.8和10.4个百分点,占投资比重提高到47.8%,已接近投资总额的一半。民间投资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1.1%。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20.0%。
从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谈会至今,五年的时间里新疆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
2010年GDP增长10.6%、2011年增长12.0%、2012年增长12.0%、2013年增长11.1%、2014年增长10%,五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14%,不仅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高2个多百分点,还比1979—1999年(改革开放至西部大开发前)的20年间的年均增速高1个百分点,比2009年的前10年(西部大开发至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前)年均增速高出0.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的位次由2009年的第30位跃居2014年的第4位,增速在全国的位次创1990年以来新高。
增速加快,增长总量自然也引人瞩目:这五年,自治区GDP连续迈过5个千亿元大关,即2010年的5437亿元、2011年的6640亿元、2012年的7530亿元、2013年的8510亿元、2014年的9264.10亿元。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能取得年均新增约千亿元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也使得社会消费和居民收入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继续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增强。拿刚刚过去的一年来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达22160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96元,增长13.7%。
消费市场增长平稳,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两千亿元,达到2280亿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人均消费额接近一万元,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2014年新疆物价涨幅仅为2.1%,是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低通胀使得百姓收入的含金量大大提高,得到了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