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
首页 > 内蒙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产业品牌化
2016年08月03日 来源:内蒙古研究院 作者:杨健霖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首先立足发展品牌经济,因此,打造以地理标志为中心内容的品牌化,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如何促进农畜产品的品牌化特别需要政府主管层面和企业层面共同高度关注。
   一.优势
   1.资源禀赋。内蒙古自治区有草原13.2亿亩、森林3.73亿亩、耕地1.08亿亩。有得天独厚的农畜产品资源。
   2.产业优势。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牛奶、羊绒、肉牛、肉羊、玉米、小麦、水稻、高油大豆、马铃薯、番茄(红干椒)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聚集带。
   3.产品优势。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83个,其中种植业产地391个,畜牧业产地111个,养殖规模达2196.11万头(万羽、万只),渔业产地81个,养殖水面积达28.62万公顷;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1764个。为内蒙古自治区打造农畜产品产业品牌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牧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粗放经营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要保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
   2、农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加工企业总体上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品牌建设薄弱。我区农畜产品加工率只有52%左右,深加工不足20%。原料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与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3、面临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仍然不健全。全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问题日益明显,农牧业资源单位产出率低,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低。农牧业科技普及率不到位,覆盖率低。 
   三、品牌效应却相对滞后
   尽管拥有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如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已达45个,伊利、蒙牛、鹿王、鄂尔多斯、河套等知名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由于内蒙古自治区不注重对优良农畜产品商标品牌的培育、注册、运用和管理,致使内蒙古自治区的知名品牌数量偏少,且使用的更差,从而导致品牌效应滞后,品牌对农畜产品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
   四.促进农畜产品产业品牌化的思路与对策   
   在经济化全球化背景下,成功的地区大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以及其他地方难以模仿的区域品牌。将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品牌经济优势,拉长产业链,由低端到高端,依托品牌的效应引进、聚集相关的企业和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和集群,突出特色优势。
   要解决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品牌化问题,就必须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形成合力,高效推进。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健全农牧业服务体系。对农畜产品品牌要注重管理、推动运用,实现农畜产品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