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习近平主席的核心地位,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党中央主导了重要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国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开放中国经济。
英国《卫报》
在2017年春天召开的全国两会表明,中国领导人已经努力在淡化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的重要性,将关注重心转到改善收入、消费开支和其他因素上。
美联社
在中国,稳中求进成为主基调。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国经济发展描绘了一条谨慎的路线,温和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以便让中国政府控制金融风险。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6日报道,15日闭幕的全国人大会议巩固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核心”地位。五年一度的共产党代表大会将于今年秋天举行。
报道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闭幕后的记者会上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经济始终是中高速增长,强调了习近平领导层成立四年来的成果。
报道称,中共在去年10月的重要会议上首次将习近平确定为党的“核心”。全国人大会议15日通过了六次强调习近平“核心”地位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层面确认习近平的核心地位。
另据澳门《新华澳报》3月16日报道,继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之后,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也于15日闭幕。至此,今年两会圆满结束。
报道称,十多天来,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心履职,将今年的两会开成了汇集众智、凝聚人心、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大会,以实际行动拥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迎接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稳步迈入“新常态”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16日发表文章称,今年中国两会的亮点有哪些呢?首先是经济。今年的目标是“6.5%左右”。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开始稳定,经济基本上进入了L型复苏的水平阶段——以一种平缓但仍令全世界羡慕的速度增长。
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率仍然温和地保持在2%左右。零售额继续以GDP实际增长率1.5倍的速度增长。净出口额只占GDP的3%。由于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于出口,中国可以容易地从贸易战中幸存下来。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中国经济向“新常态”的过渡进展顺利,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触手可及。
人民币汇率也已经趋于稳定。由于中国每年仍有大约6000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同样也没有让人民币大幅贬值的迫切理由。
考虑到中国存在各种各样的产能过剩,供给总量不是一个制约因素。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应。中国政府手头有许多可用的工具,在必要时可以迅速着手增加总需求。尽管房价泡沫和不良贷款可能引起问题,但它们看起来都是可控的。硬着陆不大可能发生。
其次,我们还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中了解到司法改革方面令人鼓舞的进展。两份报告重申了政府对于司法腐败的零容忍。
还有一项明显的进展是立法机构通过了民法总则。这是系统性编纂中国民法典的开端。民法是走向全面实施法治的又一个步伐。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在3月16日发表的另外一篇文章中称,中国政坛最令人期待的事件之一是每年两会结束后总理的记者会。这些问题反映了在政治经济变化和不确定的时代,中国在全球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例如,在15日的记者会上,外国媒体问的许多问题都跟内地经济有关。
回答或许也不会出人意料。但是,加上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它们勾画出领导人对国内外事务的思路。在欧洲和美国保护主义情绪高涨的背景下,对中国经济的提问暴露出人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李克强坚决为控制经济减速以避免硬着陆辩护,并排除了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但他也强调了重要改革面临的结构性障碍。他重申了今年对企业减税降费达到万亿元人民币的承诺。
中国贡献得人心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6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在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后召开了记者会。考虑到正在协调中的美中元首会谈,李克强强调了在外交层面重视对美关系的方针。在朝鲜问题上也展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姿态。在经济方面则表达了维持稳定增长的自信。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3月15日发表文章称,李克强总理的记者会显示出清醒冷静,面对要解决的问题也充满信心,而且绝对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
文章称,记者会上听不到刺耳的声音,没有转移注意力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言论——没有针对韩国、日本,也没有针对美国。但总理也没有对存在的分歧避而不谈。
中国计划继续走自己的道路——可能比预期的慢一些,却是坚持不懈和值得信赖的。
中国政府的方向是正确的。观察家们不应忘记,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30%以上。而欧盟和美国分别只有6.2%和9.5%。对于改革而言这是个舒服的位置,增长的空间是足够的。而欧洲和美国却不是这样。
渐渐,这样的认识在西方也深入人心:尽管它有着自己的问题,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目前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这当然也有其政治含义:对于中国对美国新政府有什么期待的问题,李克强回答“贸易战带不来贸易公平”,直接切中了要害。双方必须合作对话,因为两国关系对于地区与国际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这也为美国国务卿蒂勒森18日访问北京奠定了基调,此次访问的主要议题是朝鲜。对于这个问题,李克强呼吁各方回到谈判桌上。他说:“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门口整天闹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