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
首页 > 思潮 > 正文
“京津冀一体化”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016年08月09日 来源:研究院 作者:吴禹潜
   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应当在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着力调整政府机构自身或政府举办之公共事业的区位。为此,专家建议应考虑在北京市区外围规划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国家行政新城。除了公共部门外,经济功能疏解的重点包括:区域流通网络枢纽功能,培育天津、石家庄、唐山区域性枢纽机场,疏解首都航空运输压力;将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等区域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迁往市中心50公里以外地区。
   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据统计,截止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北京市官方曾多次表态,将以最大决心和更大力度控制人口规模,提出明确人口调控目标,落实各区县人口调控的责任等。要通过严格控制中心城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中心城新建和扩建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等措施,促进人口疏解。一个城市的人口承载量是有限的,因此严格控制北京市人口容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随着经济民生逐步一体化,如何让京津冀天更蓝、水更绿?众所周知,生态是三省市共同的追求,因为三省市都面临以雾霾、水体污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此,会议强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转移”并非是污染产业的转移,而是绿色转移,要根据绿色化的要求升级转移或就地升级,“企业不想转的,可以按照新的环保标准就地升级。”具体而言,今后在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等过程中需彻底打破三省市的条块分割,实现执法信息、技术和人员等充分共享与合作。所以,决不能画地为牢,必须通力合作才能真正解决环境生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